聖經的特點有很多,但我在這裡總結為三點——
合集之书
整本圣经是由许多不同的作者,在不同的时代,写作的不同书卷组合而成的。实际上,英文Bible这个词源于希腊文,它本身的含义就是“little books”。所以,圣经首先是一本合集之书。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:
首先,圣经中的书卷包含着丰富的体裁。例如——
故事:旧约历史书,使徒行传,摩西五经中的叙事部分,等等。
诗歌:诗篇。先知书中也包含着大量的诗歌体裁。
论述:新约书信以及主耶稣的教导,等等。
智慧文学:例如,箴言,传道书…
启示文学:例如,先知书,启示录…其中充满了大量的异象内容。
音乐剧:例如,雅歌。其内容是新郎,新娘以及耶路撒冷众女子的唱段。
因此,这要求读者识别出不同的体裁,并且使用正确的解读方法。说的简单一点,就是按照读故事的方法去理解故事,按照读诗歌的方法去理解诗歌,按照读议论文的方法去理解议论文。关于这一点,我会在以后的课程中和大家分享。
其次,尽管圣经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体裁和内容,尽管圣经作者在写作书卷的时候也没有聚在一起商量。但奇妙的是,整本圣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
有些圣经学者将圣经的统一分成叙事层面的统一和神学层面的统一。
叙事层面的统一。例如我曾分享过的,整本圣经讲述了一个关于神国度的伟大故事。创世记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开端,而启示录则记载了这个故事的结局。这个故事包含了五个重要的阶段:创造,背叛,启示,救恩,再来。或者,也有人将其总结为神救赎人类的故事。
神学层面的统一。有些神学主题是贯穿于整本圣经之中的。例如神论,人论,救恩论,教会论,末世论,等等。
总而言之,整本圣经在66卷书的作者之上,还有一位更伟大的作者,就是真理的圣灵。因此,尽管圣经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体裁和内容,但它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
最后,圣经中各个书卷的内容是相互依赖的。换句话说,没有一卷书的内容是完全独立存在的。个别书卷的意义将透过其他书卷得到深化和修正,个别书卷为整体的图景作出贡献。
例如,传道者说——
传 9:5
活着的人知道必死,死了的人毫无所知,也不再得赏赐,他们的名无人记念。
在传道书中,你可以看到不少这类的经文。基本上,作者认为无论是义人还是恶人,死后的结局都是一样,进入无知觉的黑暗中。但是,到了新约,关于人死后的状态就有了更多的启示。
来9:27
按着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后且有审判。原来,被神称为义的人和被神定为恶的人的,他们的结局当然是不同的。
也就是说,传道书的作者对死后生命的理解是不够充分的,原因在于,那时人还有没得到全备的启示。但是,其他书卷则补充了传道书的启示。
因此,圣经中的各个书卷内容是相互依赖的,我们需要整本圣经的启示。
古老之书
圣经是一本古老的书,圣经中最后成书的书卷也已距今2000年之久。所以,尽管圣经所启示的内容和意义能够延伸到我们当下的经历,但我们不应忽视圣经的世界,文化和风俗与我们现今生活之间的差异。
这要求读者和教师在古代和现代两个世界之间建立桥梁,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解释圣经。举个例子——
创15:7-10
耶和华又对他说:“我是耶和华,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,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。”亚伯兰说:“主耶和华啊,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?”他说:“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母牛,一只三年的母山羊,一只三年的公绵羊,一只斑鸠,一只雏鸽。”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,每样劈开分成两半,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,只有鸟没有劈开。
当神指示亚伯兰要预备“一只三年的母牛,一只三年的母山羊,一只三年的公绵羊,一只斑鸠,一只雏鸽”的时候,亚伯兰的回应是什么?“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,每样劈开分成两半,一半对着一半地摆列,只有鸟没有劈开。”
为什么亚伯兰会如此做?他为什么要把这些动物劈开?
因为他知道神要做什么。这是当时的人立约的一种形式,并且是各种立约的形式当中最严厉的一种,叫做“血约”。立约的双方要从这些被劈开的动物中走过,这表示如果任何一方违约,其下场就会和这些被劈开的动物一样。因此,这个约是神对他给亚伯拉罕的应许的保证,神应许亚伯拉罕,祂所承诺的事情必然会成就。
而且最后在立约的时候,亚伯兰睡着了,是神自己从这些动物中经过的。这表明这是一个单方面的立约,无论亚伯兰如何,神都会成就祂所应许的。
所以,圣经是一本古老的书,我们需要在古代和现代两个世界中建立桥梁,才能正确解释圣经。作为教导圣经的教师,这是我们需要下的功夫。
关于这一点,有两种常见的错误做法:第一是教导者只停留在古代,卻忘記回到現代,以至於学生们仍然不明白這個古老的故事和今天的自己有何關係。第二是只關注現代的需要,却缺乏對古代故事的正確解讀,以至於胡亂應用。不过,如果讓我在這兩種錯誤之間進行選擇,我寧願選擇第一種。
挑战之书
说圣经是一本挑战之书,有三个原因——
1、对真理毫不妥協的宣告
圣经不断宣称,它是“神的话”,是从神而来的启示。因此,圣经具有神圣的权威性。
C.S. Lewis说:圣经自始至终是一部神圣的书……在圣经的大多数部分,所有内容无论明示还是暗示地都以“主如此说”引入。它不仅仅是一本神圣的书,而是一本如此严肃且不断重复的神圣的书,以至于它不邀请审美的方式接近,反而拒绝这种方式……它不断地要求被其本身所呈现的方式来理解。我预言将来它依旧会像一直以来那样几乎只被基督徒阅读。
因此,圣经的权威性意味着它对真理的宣告是绝对的,独一的,具有压倒性的,而这正是为何圣经会激起很大争议的原因所在。
2、对价值毫不含糊的判断
与其他书籍相比,圣经对善恶,对错,好坏有着非常明确的判断。也就是说,圣经对它所记载的事情不仅会做出事实陈述,并且也会做出价值判断,而圣经的价值判断是基于神自己的属性。
例如,在旧约时代,摩西律法虽然没有禁止一夫多妻制。但是,圣经中一夫多妻的家庭总是会得到不幸的结果,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会互相嫉恨,互相残害。
因此,当我们看圣经中所记载的关于人的故事时,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经历始终都被置于神的价值判断之中。而圣经所明确表明的价值观会不可避免地挑战人自己所秉持的价值,行为,文化和传统。
例如,现代人认为,男人和男人可以进入婚姻。但圣经说,虽然人确实拥有自由意志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,然而神所设立的婚姻是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组成的。
再例如,现代人追求一种可以为所欲为式的自由,只要我的自由不会直接影响到别人,那么一切我都可行。但圣经说,神的真理必叫人得以自由。换言之,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,而是在神真理的范畴之内的。
在今天这个宣扬多元价值观的世界里,坚守特定价值观的圣经毫无疑问是一本具有颠覆性的书。
3、对回应毫不保留的要求
“对真理的绝对宣告”以及“对价值的明确判断”,这两点导致了第三点——“对回应的要求”。
当你面对圣经对真理的宣告和对价值的判断时,你没有其他选择,你只能要么相信,要么拒绝。
并且,因为圣经的书卷具有多种体裁和风格——叙事文在讲故事,议论文在讲道理,诗歌在讲感情。所以圣经会全方位地触及你的思想,观念,感情和行动,要求你做出回应。
关于这一点,Amos N. Wilde总结说——
“透过圣经,神仿佛在对每个人逐一说——看着我的眼睛。”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