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受难周默想 3 | The Holy Tuesday



如果有人问你——“耶稣为何要道成肉身,降生人世?他来做什么?”


你会如何回答?


曾几何时,我以为耶稣来到这世上,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为了去死——死在十字架上,担当世人的罪孽,救赎罪人,赐下永生。


实际上,确实有一种神学观点认为,救恩就是整本圣经的主题,这种观点也加强了我上述的认知。


如果以这样的认知去读福音书,耶稣生前的言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因为它们都没那么重要。而福音书的作者也不必大费周章地去记录这些事情,他们只需要详细记述耶稣的死亡和复活就可以了。


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


福音书的作者们多次强调,耶稣来到世上,是要来传扬“神国(天国)的福音”。(你可以试试用圣经App,在四福音书的范围内搜索“神国”和“天国”这两个关键词,看看会有什么结果?)


说的更具体一点,耶稣是神国的君王,祂从神国来到人间,给地上的人带了关乎神国的好消息。他的教导和行动,都是为了让人们看见和体会神国的面貌,美好和荣耀。并且,祂还要领人进入神的国度。


耶稣曾多次用比喻向人们解释神的国,其中一个著名的解释,是国王的筵席。


耶稣说:“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。”(太 22:2)


筵席,是一个欢乐的场合,那里有美味佳肴,有觥筹交错,有欢声笑语。但最重要的是,主人与客人们在筵席上齐聚一堂,享受着关系的和睦与美好。耶稣说,神的国就是如此,你看,它已预备好了,“牛和肥畜已经宰了,各样都齐备”,你们来赴席吧!(太 22:4)


然而,当王派遣他的仆人去邀请那些被召的人时,这些人却不肯来。


王又派了别的仆人去邀请,可是,他们仍然不予理会。


这里的“王”是指天父,“仆人”是指先知,而那些“先前就受到邀请的人”,则是指以色列百姓。所以,这里所说的,是指天父曾一而再,再而三地差派先知去邀请以色列百姓进入他的国度,与他联合,然而,以色列百姓却不愿意。


短短一句话,就活画出了整个以色列民族的旧约历史。


百姓不肯参加筵席的原因有两种。


第一种——“一个到自己田里去;一个作买卖去”。(太 22:5)


从表面上看,这些人是因为手头有事走不开,所以去不了。但实际上,这个选择反映出他们心中的价值观。他们认定,和参加筵席比起来,自己手中所经营的事务要更加重要。所以,他们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王的筵席。可是,如果是儿子的班主任邀请他们赴宴,想必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参加。


第二种——“其余的拿住仆人,凌辱他们,把他们杀了。”(太 22:5)


这种令人发指的回应显出,这些人是与王为仇的,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王的仇视和憎恨。


可是,王却以宽宏的爱原谅了他们的恶行…


才怪,他们的恶毒和残忍惹动了王的怒气——“王就大怒,发兵除灭那些凶手,烧毁他们的城。”(太 22:7)这正如以色列国的历史,因为举国上下的悖逆与邪恶,始终硬着颈项不肯悔改,最终北国和南国相继被毁灭。


然而,即便如此,王仍然希望有人能够来参加这场美好的筵席。于是,王对仆人说:“…所召的人不配。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,凡遇见的,都召来赴席。”仆人遵命,“就出去到大路上,凡遇见的,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,筵席上就坐满了客。”(太 22:9-10)


这次的客人是谁呢?


是你,是我,是我们这些外邦人。本来,我们是一群在世界的岔路口上来来回回,忙忙碌碌,不知自己从何而来,也不知自己往何处去的人。但是,神的恩典却临到了我们,祂呼召我们与祂一同坐席,成为祂家里的人。

这个比喻若停到这里,那真是一个轻松又美好的结局。然而,耶稣又继续说:


“王进来观看宾客,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,就对他说:‘朋友,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?’那人无言可答。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:‘捆起他的手脚来,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’”(太 22:11-13)


曾经,我以为只要收到王的请柬,前往参加筵席就万事大吉了——将来有一天,来到天堂的门口,我只要向守门人(是彼得?还是天使?whatever)说出那句暗号——“因为我信耶稣!”——他就会露出满意地笑容,准许我进入。


但没想到,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,王竟然还要检 · 查 · 礼 · 服!


“礼服”是什么?


按照原文,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,“婚礼”和“衣服”,也就是“参加婚礼的衣服”。在圣经中,“衣服”象征着遮盖。例如,人类始祖犯罪后,神用动物的毛皮做成衣服给人穿上,遮盖他们的羞耻。先知以赛亚说:“我因耶和华大大欢喜,我的心靠神快乐。因他以拯救为衣给我穿上,以公义为袍给我披上。好像新郎戴上华冠,又像新妇佩戴妆饰。”(赛61:10)启示录也多次提到一群穿着白衣的人,“…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,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。”(启7:14)


因此,要参加神的筵席,人需要遮盖——因为神是全然圣洁的,罪人来到神的面前,应当穿上遮盖罪孽的礼服,这礼服名为公义。这公义的礼服是耶稣基督借着救恩为人编织而成的,但是,人却要凭着信心去领受这件公义的礼服,自己预备齐全。


在这个比喻的结尾,王说:“被召的人多,选上的人少。”(太 22:14)


筵席的邀请,天国的福音,确实临到了这世上许多的人。然而,最终能够凭借着真实的信心,预备好公义的礼服而与神一同坐席的人,却是少的。


在其他的场合,耶稣说:“你们要进窄门。因为引到灭亡,那门是宽的,路是大的,进去的人也多;引到永生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着的人也少。”(太7:13、14)

他还说:“凡称呼我主啊,主啊的人,不能都进天国;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才能进去。”(太7:21)

他又说:“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,天国是努力进入的,努力的人就得着了。”(太11:12)


这些严厉的话语,我们今天可以随随便便的忽略,或是轻描淡写的解释吗?


救恩确实是赐给普天下人的,但真正能够凭着信心得救的,却是少的。


真实的信心,是为罪感到懊悔,是为义感到汗颜,是为邪恶感到愤怒,是为审判感到恐惧,是为救恩感到欢喜,是为能够拥有永生而充满盼望。


信主的路,从来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决定,而是一生之久的旅程。


愿这场旅行中,有你,也有我。




649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