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Kevin Zhao

蒙召的群体

Updated: Dec 8, 2022

记得在几年前的一个主日,我去教会参加崇拜。敬拜结束,开始听道。


然而,那天牧师所分享的信息非常枯燥沉闷。大概听了10分钟,我便感到昏昏欲睡,上下眼皮开始打架。


又过了一会,我再也坚持不住,终于陷入了梦乡。


就在我即将进入更深一层的睡眠时,忽然,有个人把我叫醒了。我睁眼一看,原来是一位弟兄——那天,他迟到了。


当他进入大堂后,发现我旁边还有空位。于是,他决定坐过来。但是,因为我坐在过道的位置,堵住了他的通道,所以他必须先把我叫醒,我站起来,让出位置,他才能走过去坐下。


当时,我感到十分尴尬,本来想偷偷睡个觉,结果却被别人给“抓了个现行”。


因为这个小小的惊吓,我也就不瞌睡了。于是,我打起精神,继续听讲道。


过了大约五分钟,我忽然发现,刚才那位把我叫醒的弟兄,他竟然也睡着了!而且,他还发出了非常有规律的鼾声。


我的第一反应是感到很火大——“既然你也是来睡觉的,干嘛要把我叫起来?”


不过,很快我又意识到——“既然我们都是来睡觉的,为什么我们不回家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,而非要坐在教会硬邦邦的椅子上睡呢?”



对于基督徒来说,在信仰的路上,“教会”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事。因为在信主之后,我们就要去教会聚会,这确实是圣经的教导,是上帝的心意。

如希伯来书10:25所说:


你们不可停止聚会,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,倒要彼此劝勉。既知道那日子临近,就更当如此。


但是,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,“信耶稣”是一回事,“上教会”却是另一回事。

有人说:“我爱耶稣,但我不爱教会!”



耶稣的爱心令人感动,耶稣的智慧令人叹服,耶稣的行动令人敬佩。可是,教会里的人和事却无法像耶稣那样吸引人。更糟糕的是,有人还曾在教会里受过伤害,他们更是会觉得教会一无是处,完全丧失了“上教会”的意愿和动力。

所以,一方面我们知道,按照圣经的启示,神的心意确实是让我们进入教会,成为教会的一份子。


但另一方面,我们也知道,教会非但不完美,甚至可能还有很多罪恶;那么,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教会呢?

围绕着“教会”这个主题,我要和大家分享三点:


一、教会,是什么?

二、教会,为什么?

三、教会,做什么?






一、教会,是什么?


1、教会的含义


在新约圣经中,被翻译成“教会”的这个词——希腊文“Ekklesia”,出现了约110次。它的意思是“被神呼召出来的一群信徒”。


如果我们不明白教会的含义,就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和教会的关系。




例如,在有些基督徒的观念中,“教会”等同于“一栋用于宗教事务的建筑物”。每周,他们可能会花一些时间“上教会”参加宗教活动,但大部分时间,他们的生活和教会没有任何关系。


但是,圣经对教会的启示并非如此。


在保罗书信中,总会有“问安”的内容。例如,在罗马书中,保罗问候罗马教会的弟兄姐妹:


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。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…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安。

罗马书 16:3-5

在这段经文中,保罗当然不是在问候一栋建筑物,而是问候在这栋建筑物里聚会的人。


所以,教会是指“一个群体”,而不是指“一栋用于宗教事务的建筑”。


既然教会是“群体”,那么这就表示,我们只要归入神的教会,成为这群体中的一员。那么,在任何时候,我们都属于教会。


这就好像是你和家人之间的关系,当你在家的时候,你和家人之间会有互动,你们会在一起谈论和处理各样的家庭事务。但是,当你上班离开家的时候,你仍然属于这个家,你并不会因此丢掉家庭成员的身份。


同样的,你和教会的关系也是这样。即便你没有在教会的建筑物里聚会,但你仍然属于教会的一份子。




另一种常见的对教会的错误认识是,“教会”是指那些“在教会里有一定权柄的人”。例如,牧师,长老,执事,小组长…这些人才是“教会”。


秉持此种观念的基督徒,如果是教会中的“平信徒”,那么,当这些基督徒谈论起教会的时候,就好像是百姓谈论政府官员一样。教会是“他们那些人”,而不是“我们这些人”。


秉持此种观念的基督徒,如果是教会中的领袖,那么,当这些人谈论起教会的时候,就好像是政府官员谈论百姓一样。教会是“我们这些人”,而不是“他们那些人”;我们是“带领者”,他们只是一群“跟随者”。


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经历。


有一次,教会召开执事会议,在会议中,牧师提出了一项很不合理的议案,要求执事们进行投票表决。


主持人问各位执事:“对于这项议案,谁不同意?请举手。”


表决时,牧师全程在场。结果可想而知,自然是没人举手。于是,这项议案就这么通过了。


几周之后,有位执事在私下里对我说,他认为上次执事会议中通过的那项议案非常不合理,因为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不透明的。并且,牧师组织表决的方式也很别扭——不是“同意的人举手”,而是“不同意的人举手”。因为大家都不愿成让自己为“冒尖儿”的那个,所以当然就没人举手了。


这位执事说,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愚弄和操纵的投票机器。


我对他说:“那你当时在开会的时候怎么不把这些质疑提出来呢?现在这项议案都通过了,已经没法更改了。”


他回答说:“这是教会做的决定啊!我也不好反驳。”


在这位弟兄的观念中,真正的“教会”并不是指所有信徒的集合体,而是指教会中的领导层。也就是说,他认为自己并不是“教会”。教会是“他们”,而不是“我们”。


我和大家分享这个例子,绝不是为了要批评这位弟兄。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,是因为教会的带领者在潜移默化的运作中形成了如此的氛围,让他有了此种印象:教会是“他们”,而不是“我们”。


但是,我们需要纠正这样的观念,因为这不是神的真理。


在圣经中,关于教会的一个最著名的比喻,是——


就如身子是一个,却有许多肢体;而且肢体虽多,仍是一个身子;基督也是这样。我们不拘是犹太人,是希腊人,是为奴的,是自主的,都从一位圣灵受洗,成了一个身体,饮于一位圣灵。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,乃是许多肢体…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,并且各自作肢体。

林前 12:12-27


教会被比喻为“基督的身体”,而教会中的每一个个体——也就是你和我,就是这个身体上的肢体。所以,你和我,我们就是教会。



2、教会的根基


另一件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是,一个真的教会,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根基之上。


教会这个词在新约中第一次出现,是主耶稣提到的:



“神圣的启示”这一讲中,我曾经和大家解释过这段经文的含义。简单来说,主耶稣在这里用了一个建造房屋的比喻,如果结合以弗所书的经文,就可以明白祂所说的教会的根基,也就是“磐石”究竟是指什么。


这样,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,是与圣徒同国,是神家里的人了。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,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,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,渐渐成为主的圣殿。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,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。

弗2:19-22

所以,主耶稣所说的磐石,也就是教会建造在其上的根基,是指房角石以及围绕着房角石而建造的石头们,也就是耶稣以及使徒和先知们的教导。


这样看来,彼得确实是“磐石”,因为他的名字就是石头的意思,耶稣在这里不仅用了比喻,还用了一个双关。只不过,彼得虽然是磐石,但却不是那“唯一的磐石”,他和其他的使徒以及先知共同构成了教会的根基。


所以,能被称为是“教会”的基督徒群体,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根基之上。反过来说,如果这个群体严重偏离了以基督作为房角石,以使徒和先知作为根基的真道,那么,这个群体就不能算作是神的教会。


但问题在于,以上所说的“真道”是什么?是否有具体的界定?还有,“偏离”的程度又该怎么确定?偏离多少,就不能再算作是神的教会呢?


虽然这个问题听上去非常复杂,并且,实际上它也确实非常复杂。但感恩的是,如今,我们拥有一个宝贵的教会传统可以使用。


或许你已经想到了,那就是“使徒信经”。“使徒信经”实际上就是对基督信仰核心教义的陈述。包含在使徒信经里的内容,全都属于基督信仰中最为根基性的教义,可以说,它们是支撑基督信仰的柱石。


因此,如果教会违背了“使徒信经”中的一条或多条教义。那么,基本上,这间教就很危险,或许她已落入了异端之中,不能再被称为是“神的教会”。


不过,教会一方面要小心提防“落入异端”的问题,但另一方面,也要特别警醒“成为极端”的问题。


例如,有些教会因为其他教会对某个教义的理解和自己所认定的“正统”不同,就定义人家是“异端”,更有甚者,竟然说人家是“属魔鬼的”。


例如,我见过自诩为“福音派”的基督徒把“灵恩派”基督徒定义为异端的情况;也见过某位牧师把接受“灾前被提观”的基督徒定义为“顺从魔鬼恶道之徒”的情况;也见过秉持加尔文派救恩论的基督徒“批斗”秉持阿米念派救恩论的基督徒的情况。


实际上,这些都不属于使徒信经所涵盖的内容。换句话说,这些有分歧的教义,并不属于基督信仰的核心教义。所以,根据某些存在争议的教义就定义别人为异端,这是非常不合适的。


所以,教会应该不偏不倚地走在神的真道上——不要落入异端,也不要走向极端。


这是我们分享的第一点,教会,是什么?


教会是蒙神呼召的群体,教会建造在以基督为房角石,以使徒和先知为根基的真理磐石之上。


接下来,我们分享:教会,为什么?




二、教会,为什么?


主耶稣为何要在地上设立神的教会?教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?


我认为,根据圣经的启示,教会的存在有四个主要目的。作为神的教会,这四个目的缺一不可。



1、一同敬拜


在使徒行传中,我们不止一次地看见神的教会在一起敬拜神。例如——


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,且在家中擘饼,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,赞美神,得众民的喜爱。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。

徒2:46、27


我们知道,“敬拜神”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意义。而当一群基督徒聚在一起,组成教会时,这个核心意义仍然没有改变。


当人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时候,这意味着敬拜的对象——神——在敬拜者的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。同样的,当教会的群体一同敬拜神时,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群体而言,神是最重要的,是教会所仰望和信靠的对象。


因此,“敬拜”宣示出教会这个群体的共同信念。


基督徒个人的敬拜固然是必要的,但基督徒在教会群体中的敬拜也同样必要。共同的敬拜能够激励我们彼此的信心——在世上行走信仰的道路虽然艰难,但我们并不孤单。


圣十架约翰说:



所以,教会的第一个主要目的,就是信徒要一同来敬拜神。




2、彼此相爱


“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,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;我怎样爱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相爱。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,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。”

约13:34、35


主耶稣上十架之前,曾嘱托门徒,要他们“彼此相爱”——“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”——换句话说,“彼此相爱”是基督徒属于基督的记号,毫无疑问地,“彼此相爱”也同样是教会属于基督的记号。


因此,教会存在的第一个目的,就是要成为“彼此相爱”的群体。



记得在我最初信主的几年里,我很怕接到教会里一位领袖的电话。每次看到来电显示上是他的号码,我都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接听。原因就在于,这位领袖每次给我打电话,只会有一件事,那就是要我参与某项服事。所以,我一看到他的电话号码,就知道他又要找我“干活”了。于是,我心中就变得越来越抵触。我的感受是,他看我只是一个“工具人”,而不是“弟兄”。


没有彼此相爱的关系,大家一起服事的热情也会渐渐冷却。


要记得,主耶稣曾说,基督门徒的记号并不是“开展福音事工”或“参加宗教活动”,而是实实在在地“彼此相爱”,弟兄姐妹之间互相体恤,扶持,关怀,帮助,鼓励,代祷——这是教会存在的第一个主要目的。




3、互相成全


他所赐的,有使徒,有先知,有传福音的,有牧师和教师,为要成全圣徒,各尽其职,建立基督的身体,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,认识神的儿子,得以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,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,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,飘来飘去,就随从各样的异端;惟用爱心说诚实话,凡事长进,连于元首基督,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,百节各按各职,照著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体渐渐增长,在爱中建立自己。

弗4:11-16


在这段经文中,保罗提到了神给人的“恩赐”——


有人是使徒,具有开拓和领导的恩赐;

有人是先知,具有讲道的恩赐;

有人是传福音的,具有传扬福音,带领人信主的恩赐;

有人是牧师,具有牧养的恩赐。


在哥林多前书里,保罗提到了更多关于恩赐的事情:


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,

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言语,

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,

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,

又叫一人能行异能,

又叫一人能作先知,

又叫一人能辨别诸灵,

又叫一人能说方言,

又叫一人能翻方言。

林前 12:8-10


神给我们这些恩赐,是为了成全和建造他人。保罗说,借着这些恩赐和职分,就能够“成全圣徒,各尽其职,建立基督的身体”。也就是说,神给你恩赐,是为了让你成为他人的祝福;神给他人恩赐,是为了让他人成为你的祝福。我们在教会这个群体中运用恩赐互相服事,让彼此的生命都能够得到建造和成全。


我特别喜欢和合本翻译的“成全”这个词。“成全”的意思,是让一个人变得完整,完全,完美,或者说,是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加成熟,就像保罗所说的,“不再作小孩子…而是长大成人,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”。



在我成长的经历中,我曾遇见过“成全信徒”的牧者——他陪伴,关心,鼓励,夸赞,教导,挑战人,是为了让人的生命获得益处,变得更加成熟。能够被这样的牧者牧养,实在令人受益匪浅。


然而,我也曾遇见过“祸害信徒”的牧者——这样的牧者把人当作工具和仆役,借着利用他人以达成自己的某些目的。如果他所“牧养”的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比他更优秀的素质,他就会对其进行打压和限制。遇到这样的牧者,最好的回应,就是赶紧从他手下逃脱,就像大卫从扫罗手下逃脱一样。因为他不仅不会成全你,反而还会祸害你。


每次举这样的例子,我都感到很遗憾。然而,这就是现实,我们并不是活在美好的童话故事里。因此,我们需要有警醒和分辨的心,求主不要使我们遇见试探,救我们脱离凶恶。


总而言之,这是教会存在的第二个主要目的——运用恩赐,彼此服事,让圣徒的生命得以建造和成全。


要做到这一点,教会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“牧养”的事工,例如,透过主日信息,主日学,小组学习,团契聚会,门徒训练等事工,用属神的真道装备和建造信徒,好让他们的生命发生美好的改变和成长。


如彼得前书5:2-4所言——


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,

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。

不是出于勉强,乃是出于甘心;

也不是因为贪财,乃是出于乐意;

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,

乃是作群羊的榜样。

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,

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。



4、共赴使命


“神国的降临”这一讲中,我曾和大家分享过主耶稣第一次来到世上的作为——祂在地上传扬天国的福音,借着救恩打开了神国的通路,使罪人能够重新回到神的国度里,恢复神国儿女的身份。


主耶稣曾清楚地对跟随祂的门徒说:


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:我所作的事,信我的人也要作;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…”

约 14:12


所以,作为神的教会,我们也要做主耶稣曾经做的事——让人看见神国的荣耀,领人进入神的国度,成为神国的儿女。



在马太福音的结尾,耶稣说——


耶稣进前来,对他们说:“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。所以,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门徒,奉父、子、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们的,都教训他们遵守,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”

太28:18-20


在使徒行传的开头,耶稣说——


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,你们就必得着能力;并要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,直到地极,作我的见证。”

徒1:8


所以,这就是教会存在的第四个主要目的——履行耶稣给我们的使命,传扬神的福音,造就主的门徒,并以被改变的生命和实际的行动向世人见证神的荣耀。


Louis Palau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比喻,他说:


“教会,就像堆肥。

聚在一起,臭味四溢;

分散开来,丰富世界。”



所以,以上就是教会存在的四个主要目的。这四个主要目的,唯有在教会这个群体中,才能得到实现。并且,“一同敬拜,彼此相爱,互相成全,共赴使命”这四个目的缺一不可,否则,教会就会落入“严重失职”的危险之中,不仅大大亏缺了神的荣耀,也会使会众的生命遭受极大的亏损。


每个教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。因此,教会应当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最重要,最关键的事情上去。


你可以想一想,你所在的教会,有没有努力朝向这四个目的前进?还是说,它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其他事情上?


我曾见识过——

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“喊口号”的教会;

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“制定规章制度”的教会;

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“吃吃喝喝”的教会;

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“维护和确立牧者权威”的教会;


这些教会也在做事,并且因着这些事忙忙碌碌。然而,若他们忽略了教会存在最主要的目的,那么这些忙碌,只能算是“不务正业”。


愿神帮助祂的教会,持守在神对教会的心意里。


最后,我们来分享第三点:教会,做什么?



三、教会,做什么?


在最开始,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:我们如何面对教会?或者换个问法——我们聚会的“正确姿势”是什么?


我想,当你看完了刚才那部分的内容,心中应该已经有些许答案了。


基督徒作家杨腓力在《何必上教会》这本书中,给基督徒参加聚会提出了几点建议。接下来,我就对他书中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一点概括和总结,分享给大家:



1、向上看


在教会中,我们首先要向上看,我们参加主日崇拜的目的,是为了敬拜这位国度的君王,也就是我们的神。

所以,在教会中,我们是敬拜者,而不是消费者。我们不是把主日崇拜当作是一场show的观众,搜寻一些自己爱看爱听的节目。


我们应该带着一颗敬拜的心,和同被蒙召的弟兄姐妹一起来朝见神。


2、向内看


神的心意是让我们在教会中各尽其职,使用恩赐,彼此建造成全。


所以,我们要向教会内部观看,看一看你身边的弟兄姐妹——他们有什么缺乏和需要?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?我如何运用神给我的恩赐来服事他们?



3、向外看


神呼召教会的灯要放在灯台上,照亮这世界的黑暗,在其中作光作盐。


所以,基督徒在教会中,要向外看——看见世人的需要,让教会成为世人的祝福。


最后,我们借用杨腓力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信息——







517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